细说深圳在一线城市中的竞争力(2021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深圳2021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另外,深圳的当地要素竞争力、经济活力竞争力排全国第一。
这份报告是什么来头?记者了解到,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19次年度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作首席研究员,全国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联合完成。
报告包含了哪些重要指标?从报告可以看出,利用指标体系和客观数据,报告详细评价了中国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及其它分项竞争力。
而综合所有分项竞争力来看,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表现最为突出的五个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香港、广州。这五大城市不仅包揽了综合经济竞争力、当地要素竞争力、经济活力竞争力、营商硬环境竞争力、全球联系竞争力前五,而且在可持续竞争力、营商软环境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环境韧性竞争力、社会和谐竞争力等方面也名列前茅。
而作为四个一线城市之一的深圳,具体表现如何?与往年相比有哪些排名变化?先来看看深圳在几个重要分项竞争力排名的情况——
从各分项竞争力排名可以看出,深圳表现抢眼,几乎名列前五,其中在中国当地要素竞争力和中国经济活力竞争力排名中均位于第一位。
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深圳位于第二,上海超越香港、深圳,居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一。
在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中,深圳排名显著进步,连超香港、杭州、广州、台北等城市,位居第三。总体上,深圳的表现还是很抢眼的。
然而排名背后,呈现了哪些城市竞争力发展新特点?又透露了哪些信息?结合报告,记者梳理了几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头部城市排名基本稳定, 综合经济竞争力“南升北降”
根据报告,2021年中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研究发现:头部城市排名基本稳定,区域中心城市仍然引领全国;深圳虽然相较去年下降了一名,但仍保持在前三的位置,排名依旧稳定。
具体来说,上海超越香港、深圳,居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一。从综合经济竞争力前20强角度来看,各城市的总体变化格局已经大致确定,但前3强城市有所变化,其中上海上升2名,超过香港和深圳,居中国第1名,而深圳则下降1名,排全国第2名,香港下降1名,排全国第3名。
除此之外,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杭州、成都、宁波、佛山、澳门、长沙等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相对于去年均维持不变,头部格局基本稳定。在前20强中,仅厦门上升3名,东莞上升2名,上升幅度较大。
总体来看,综合经济竞争力“南高北低、南升北降”的趋势依旧延续,而“东高中西低,东降中升”的(趋势)开始出现;从层级角度来看,二线城市内部差异较小、竞争激烈;各省份基本均呈现综合经济竞争力上升的省份趋于收敛,综合经济竞争力下降的省份趋于发散的状态;从城市群角度来看,中部的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上升幅度最大。
一线城市领跑城市营商硬环境, 深圳最具经济活力
总体来看,在中国城市营商硬环境排名中,“北上广深”占据了前五位,其中上海排名第一,深圳排名第二。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营商环境改革是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的重要改革项目。就在今年6月,深圳在此前3版方案先后推出500多项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再次推出了深圳4.0版营商环境改革政策,围绕构建要素高效配置的市场体系、对接国际通行经贸规则、打造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生态、夯实规范高效的公共服务基础、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等5大方面,提出26个领域共计222项改革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分项排名的2021中国经济活力竞争力榜单中,深圳位于第一,与去年相比蝉联榜首。这说明深圳经济活力竞争力最强,而该项指标衡量的是城市的经商便利度、青年人才比例、经济增长率等,营商环境的发展情况,是影响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排名的重要因素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至6月,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企业及个体户)258449户,同比增长10.4%,其中企业167705户,同比增长12.5%,个体户90744户,同比增长6.7%。可以说,商事主体激增的背后,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总体来看,中国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整体呈橄榄形分布;从区域角度来看,发达区域分化明显,次发达区域快速收敛,集聚与扩散并存;从各省角度来看,发达地区空中运输优势不容小觑,省内差异全面缩小;从层级角度来看,一线城市全面领跑,低层级营商硬环境加速分化;从城市群角度来看,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保持领先,与京津冀城市圈的差距逐渐拉开,海峡西岸城市群继续稳步提升。
深圳科技创新竞争力显著提升, 超过香港
在所有的分项竞争力排名中,深圳的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是排名变化幅度最大的,与去年相比上升了3个名次,位居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超过了排在第四的香港。这说明,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正按下“加速键”,而深港科技创新竞争力在全国的“领跑”姿态,也将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作为“创新之城”的深圳,40多年来,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科技创新“主战场”,深圳建立起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同时还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这为深圳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就在2021年11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深圳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由11家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参与完成的13个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
总体来看,深圳、青岛、厦门、珠海、东莞等中心城市排名显著进步;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呈现板块梯级分布;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空间分化进一步凸显;大学指数和科技企业指数依然是制约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提升的短板;珠三角、北部湾、武汉城市群科技创新竞争力提升明显,而晋中、辽中南、南昌城市群下滑显著。
此外,报告还发现:我国一些超大、特大城市目前不同程度的存在没有形成多组团体系,居住区域过于集中和单一,功能区和预留空间分布不均衡,道路交通体系建设过于封闭和一元化;存在总体规模大,核心区密度高,空间人口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主题报告提出特大和超大城市功能疏解措施为:要遵循城市演化的客观规律,立足于大都市圈发展的更高站位,破除制约大都市圈内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来实现特大和超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的有序疏解,推动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发展,应当降低人口密度、开发强度,提高经济密度,提升功能,扩大都市圈的空间面积,疏解低端功能,建高能级的城市。特别应当制定多层嵌套的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建设多组团、多中心、多层级的城镇体系;积极引导市场来推动特大和超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更大范围的公共产品优化布局;创新功能疏解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