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中国各城市应如何制定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2021-08-30 09:26:41 mana 255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进行集体学习,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由于各地在经济模式、碳排放总量、结构、行动进展和趋势上存在的显著差异,应如何拿出科学合理,节奏适度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呢?

各地首先要找定位好自己所属的城市类型。来自清华大学的郭芳、王灿、张诗卉,综合考虑影响城市碳达峰趋势的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将中国城市的达峰类型划分为5类,根据其特点可概括为低碳潜力型城市、低碳示范型城市、人口流失型城市、资源依赖型城市和传统工业转型期城市,快看看你的城市属于那一类型。特分享如下,希望对城市管理者有所启发。

摘要:中国在2020年9月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提出加快落实2030年国家碳达峰任务。考虑到城市在国家碳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使命和极大潜力,以及其碳排放在总量、结构、行动进展和趋势上存在的显著差异,深入认识中国城市碳达峰趋势的类型特征,对地方政府设计和开展差异化达峰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影响城市碳达峰趋势的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与K均值聚类算法,对中国286个样本城市的达峰趋势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达峰类型可以划分为5类,根据其特点可概括为低碳潜力型城市、低碳示范型城市、人口流失型城市、资源依赖型城市和传统工业转型期城市。其中,低碳潜力型城市和传统工业转型期城市是决定我国能否落实2030年达峰行动的关键。最后,针对不同类型城市,本文对城市碳达峰的目标设计和行动重点提出了切实建议。



1.  城市碳达峰趋势的聚类分析方法

本文选取了6个静态指标和4个动态指标对中国286个地级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其中,静态指标包括人口、人均 GDP、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全年电力消耗量,以及建成区面积占比和人均碳排放量。选择K-means聚类算法对城市的碳达峰趋势进行聚类。 

图片关键词


2.  城市碳达峰趋势的类型特征

根据图3,26个聚类评价指标中,有7个指标推荐聚类个数为5类,有6个指标推荐聚类个数为10类。为了避免产生过于复杂的聚类,本文将聚类个数设为5类。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1000次模拟中WSS(样本和其所属类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总和)最小的聚类结果作为最优结果。

图片关键词

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城市的达峰趋势大致分为5类,即低碳潜力型城市、低碳示范型城市、人口流失型城市、资源依赖型城市和传统工业转型期城市,见表2。从总体特征来看,低碳潜力型城市和传统工业转型期城市在全国碳排放总量中占比最高,分别占比31.5%和31.3%,是我国落实2030年达峰行动的重要抓手。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2.1  低碳潜力型城市
以贵阳、昆明、赣州、普洱、三亚、长沙和湘潭等城市为代表。由于这类城市经济发展尚处在加速阶段,碳排放仍呈现增长趋势,二者尚未表现出脱钩迹象,预计这类城市在“十四五”期间碳排放会继续上升,并在2026—2029年逐步达峰。建议这类城市的碳达峰目标设定为 2026—2029年。

2.2低碳示范型城市

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代表。自“十一五”以来,该类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已呈现脱钩趋势(如图4的北京市和深圳市)或处于正在脱钩的阶段。预计该类城市在“十四五”期间碳排放会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并在“十四五”初期实现碳排放达峰。建议这类城市的达峰目标设定为2020—2022年。

图片关键词

2.3人口流失型城市

    以伊春、鹤岗、抚顺、鸡西、呼和浩特、天水等城市为代表。当前这类城市经济和碳排放仍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因此预计这类城市在“十四五”初期碳排放会继续缓慢上升,随后在“十四五”后期达峰。建议这类城市的达峰目标设定为2023—2025年。

2.4资源依赖型城市

    包括鄂尔多斯、乌海、克拉玛依、榆林、石嘴山、银川和嘉峪关市等。由于这类城市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仍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二者尚未表现出脱钩迹象,预计这类城市碳排放会在“十四五”期间会继续上升,之后在“十五五”期间实现碳排放达峰。建议这类城市达峰目标设定为2026—2029年。

2.5传统工业转型期城市

以邢台、邯郸、保定、包头、连云港、温州、大庆等城市为代表。鉴于该类城市目前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尚未表现出脱钩迹象,产业结构仍具有较大的调整和转型空间,预计其碳排放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仍会保持上升趋势,建议这类城市达峰目标设定为2030年。


结论:

城市的达峰方案设计根据其达峰趋势类型应侧重于不同的规划重点:对于经济增长迅速且产业结构还未形成重工业路径依赖的城市,应规划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发展创新型绿色经济;对于供给侧改革卓有成效,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进度领先的城市,应加快探索碳中和路径,建设新型达峰示范区,引导消费侧低碳转型;对于人口流失、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城市,应协调低碳发展与经济增长、就业的关系;对于资源依赖,且面临一定增长困境的城市,应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对于依赖传统工业,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期的城市,应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作者:郭芳、王灿、张诗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