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 碳中和 - 全球主要城市碳中和目标及路径

    # 导读2021年3月25日,同济大学许鹏教授在“碳中和与建筑碳排放”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世界主要城市碳中和路径分析》的报告,向与会者分享了世界其他国家的主要城市在碳中和探寻发展路上的经验与实践,为我国同行业相关工作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报告内容如下。

    2021-07-01 sisd 753

  • 专家视点丨胡鞍钢: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

    【摘 要】中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进而零排放,成为雄心勃勃的“中国方案“与路线图。在阐释中国减排承诺及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大挑战,也是实现绿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大机遇;中国要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核心目标,须建立倒逼机制,分为四个十年阶段、八个五年规划,逐步推动绿色改革绿色创

    2021-07-01 sisd 317

  • 解振华:我国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的政策体系,将在十个领域采取加速转型和创新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6月1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共同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高层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现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

    2021-07-01 sisd 232

  • 景春梅:“十四五”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要迈七道坎

    来源:中国能源报 时间:2021-06-14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景春梅、陈妍“十四五”推动“双碳”工作,应注重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出政策性创新,为加快推动“双碳”进程创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一、避免突击冒进和“一刀切”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各地方政府、各行业、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纷纷设定各自“双碳”目标,但也呈现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等乱象。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仍在深度推进

    2021-06-16 sisd 250

  • 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张九天研究员,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战略与政策研究,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与2008-2016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张九天研究员同时担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为国家97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关键支撑

    2021-06-16 sisd 436

  • 华春莹点赞!中山这个小村子为何受到关注?

    近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以《一个中国村庄如何实现碳中和?》为题发表文章,介绍了中山市小榄镇北区社区居委会福兴新村实现零碳排放的实践和做法。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平台转发并评论:“作为中国零碳社区的范例,福兴村只是中国正在做的事情的缩影。”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2014年起便开始进行低碳生活实践的福兴新村,无疑是一个推广乡村低碳生活的

    2021-06-15 sisd 329

  • 碳排放占比超30%!园区碳中和,这些城市已先行

    工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既是“能耗”大户,也是“排碳”大户,其低碳转型成效影响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局,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而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承载平台和增长动力,则被视为是工业部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领头羊、排头兵。公开数据显示,工业园区碳排放可达全国总排放量的约31%。因此,深入挖掘园区绿色建设和发展的系统作用和集成效应,对全国兑现既定脱碳目

    2021-06-15 sisd 306

  • 刘满平: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应对六大经济风险与挑战

    刘满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深思熟虑、主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能源、气候环境问题,而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势必将对未来几十年我国经济、能源、产业、科技、投资、金融等方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政府、企业、居民等多个主体以及能源、交通、产业等多个部门,若在推进过程中不能有效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

    2021-07-01 sisd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