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至5月30日,首届“PRME中国学术委员会会议”暨UNGC PRME联合国全球契约责任管理教育原则中国网络成立大会在常州市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常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联合主办,联合国全球契约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倡议组织、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国际生态发展联盟、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常州大学商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责任与可持续商业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
2021-05-31 sisd 375
煤电碳达峰:走在平衡木上本刊记者/徐天发于2021.5.31总第997期《中国新闻周刊》一场颠覆性的大讨论正在中国能源领域展开,主题是中国现役的1000多座燃煤电厂会不会被判“死缓”?以及未来中国电力系统究竟应是什么样的?这场大讨论从2020年初就开始发酵。当时,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发布《加快中国燃煤电厂退出:通过逐厂评估探索可行的退役路径
2021-05-31 sisd 210
28 May 2021With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PRME Secretariat, PRME Board Member Prof. Haifeng Huang is organizing the first PRME China Academic Committee with a broad representation of scholars in the f
2021-05-30 sisd 291
5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近期围绕碳中和问题所布局的咨询项目进展情况。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被人为作用(木材蓄积量、土壤有机碳、工程封存等)和自然过程(海洋吸收、侵蚀-沉积过程的碳埋藏、碱性土壤的固碳等)所吸收,即净零排放。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为401亿吨二氧
2021-05-30 sisd 239
文章导读2021年4月19日,中国环联2021(第八届)固废资源化高峰论坛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理事长张益围绕着碳减排社会背景介绍了在此背景下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碳达峰”和“碳中和”,并通过对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方式的碳减排能力的综合研判提出各类处理方式中替代化石燃料发电量或再生资源利用量越多,其碳净减排能力就越大,当采用碳净减排工艺技术的比例越高,垃圾处理行业对碳减排的贡献就越大,并就
2021-05-30 sisd 346
2021年5月15日上午,由中国节能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联合主办,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承办,以“绿色责任.零碳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八点思考》的主旨演讲,杜祥琬院士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分析了实现双目标面临的困难和机遇,重
2021-05-30 sisd 214
采访:傅碧涵我国提出3060目标之后,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我国战略发展的核心内容。那么,碳达峰会在2030前就实现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经济有何影响?氢能还有哪些技术问题需要突破?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学家圈近期专访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经济学家圈:您认为我国有可能提前五年实现碳达峰吗?排放峰值您有做类似估算吗?林伯强:之前保守估计2025或2026
2021-05-28 sisd 265
大湾区不只是大,而且内部多样、分工明确严圣禾(光明日报社深圳记者站站长):尊敬的郑院长、库恩主席、丸川教授,请问你们对粤港澳大湾区有什么印象?它和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东京湾区相比有什么不同?郑永年: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特点就是区内有两种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三种货币、三个独立的关税区,这是世界上另外三个湾区所不具备的。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有着很好的劳动分工: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是科技创新中
2021-05-28 sisd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