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库

深港ESG专家观点- 香港大学施涵:A股可以借鉴港交所,逐步提高ESG披露要求

2023-11-24 15:50:17 mana 70

深港ESG专家观点| 香港大学施涵:A股可以借鉴港交所,逐步提高ESG披露要求



深港ESG

香港大学施涵:A股可以借鉴港交所,逐步提高ESG披露要求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ESG中心主任、亚洲开发银行价值链与循环经济国际顾问施涵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指出,《编制研究》的指标体系既量化又考虑了中国特色,有助于提高ESG信息披露的质量和一致性,对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ESG正在加速成为

企业的“必答题”。

微信截图_20231114101239.png

施涵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ESG中心主任

亚洲开发银行价值链与循环经济国际

顾问


时代周报:目前,国内学界和监管机构都在积极尝试建立和统一中国的ESG披露和评价标准,这基于哪些考虑?企业、协会和监管机构可以做哪些具体的努力?


施涵:首先,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次,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再次,响应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公平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的期待和要求。

许多中国企业对ESG投资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有关部门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他们对ESG投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并帮助他们掌握ESG投资相关知识和技能。我国企业还要加强对ESG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加强对ESG标准的遵守和执行。



时代周报:中国本土ESG标准建立的困难何在?


施涵:中国的ESG实践与投资相对于国际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案例。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的ESG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可能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客观条件。

目前,中国涉及ESG实践和投资的监管机构有多个,这些机构各自负责不同领域或行业的ESG相关事务,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其次,缺乏企业、投资者、社会组织等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可能忽视某些重要或紧迫的ESG问题。



时代周报:你如何评价《编制研究》对中国企业推进ESG的意义和价值?对A股的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较大的参考价值?


施涵:《编制研究》的指标体系既量化又考虑了中国特色,有助于提高ESG信息披露的质量和一致性。它为这些公司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ESG报告编制框架和指标体系,有助于推动整个资本市场的ESG发展。


时代周报:当前,国内外有诸多ESG评级机构对企业ESG表现进行评级,面对五花八门的评级机构,企业该如何取舍?评级应该完全遵从市场竞争原则吗?


施涵:ESG评级机构应该参考或遵循国际或国内通用或权威的ESG标准和框架,建立统一或兼容的ESG评级标准和方法,并提高透明度和接受监督,充分披露自己的ESG评级方法和过程。此外,ESG评级机构应该扩大自己的ESG评级范围和覆盖面。


时代周报:监管部门倡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这个过程中,ESG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


施涵:ESG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来实现。而ESG正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和工具,它可以帮助上市公司识别和分析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ESG还能帮助上市公司更加系统地评价与掌握碳中和和循环经济等社会转型所催生的发展机遇。


时代周报:目前,港交所已强制港股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A股以自愿逐步推进。未来,A股强制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会是大势所趋吗?对此,你有时间预期么?


施涵:A股强制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确实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选择。

目前,A股已经有一些自愿性或指导性的ESG披露要求或指引,但这些要求或指引还不够完善和统一,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行。因此,我建议证监会尽快出台一个全面、明确、规范的强制性ESG披露要求或指引,并给予上市公司一定的过渡期和培训时间,以便他们能够适应和满足新的ESG披露要求。至于具体的时间预期,我认为这取决于证监会的决策和安排,但我希望能够在未来三年左右实现。


时代周报:港交所的经验对A股有哪些可借鉴价值?


施涵:一是港交所实施渐进式的ESG披露要求。港交所从2016年开始实施ESG披露要求,最初是“不遵守就解释” (Comply or explain)的原则,即上市公司可以选择遵守ESG披露要求或解释为什么不遵守。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反馈,港交所逐步提高了ESG披露要求的强制性和细化程度,例如增加了强制性披露指标、明确了报告期限和范围、规范了报告内容和格式等。

二是多元化的ESG披露指引。港交所在制定ESG披露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多种ESG披露指引,以帮助上市公司编制高质量的ESG报告。

三是互动式的ESG交流学习平台——ESG Academy。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参与各种关于ESG投资的活动和讨论,并获取各种关于ESG投资的资料和资源。


时代周报:有人将ESG报告视为企业另一张“财报”,不同企业的ESG报告存在较大差异。结合中国企业发展现状,你认为一份优秀的ESG报告应该尤其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


施涵:一是符合国际和国内的ESG标准和框架;二是应该紧扣E、S、G三大领域展开论述,提供充分、准确、可验证的数据和信息,突出企业实质性的ESG议题;三是展示企业在ESG方面的战略愿景、中长期量化目标和发展规划。

ESG报告不仅应该回顾企业过去一年或一段时间内的ESG表现,也应该展望企业未来一年或一段时间内的ESG计划。ESG报告应该阐明企业在ESG方面的战略愿景和价值观,以及企业如何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时代周报: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有1729家独立披露了ESG/社会责任报告,占比33.05%。对于增强上市公司ESG披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你有具体的措施建议么?


施涵:为增强上市公司ESG披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提高上市公司对ESG投资价值的认识,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向上市公司传递ESG投资的正面效应。

二是提高上市公司对ESG标准要求的适应能力,通过培训、指导、咨询等方式帮助上市公司掌握ESG标准的内容和方法,并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三是提高上市公司对ESG数据质量的保障能力。许多上市公司可能缺乏有效的ESG数据收集、分析、管理、披露等流程和机制,导致其ESG数据不够可靠、完整、及时。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完善、规范、监督等方式提升上市公司对ESG数据质量的保障能力,并采用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其ESG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时代周报:你之前提出ESG破局有2个关键点:一是从大型金融机构着手,二是要以证券交易所为推手。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从规则制定着手,以“强制”或“半强制”手段推进;也遵从商业逻辑,从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推进吗?


施涵:基本正确。我认为这两大思路都是从不同角度推动ESG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和深化。

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影响者。而证券交易所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平台和规则制定者,也是上市公司的重要监管者和服务提供者。

以上两大思路都是从规则制定着手,以“强制”或“半强制”手段推进ESG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和深化,形成良好的监管环境和市场氛围。但是,这些思路也遵从商业逻辑和市场机制,从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利用其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向着占据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推进ESG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和提升。


时代周报:多家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ESG和企业财务表现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事实上,民营企业尤其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对ESG依然无感或动力不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施涵:首先,许多民营企业尤其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对ESG的概念、内容、方法、价值等还不够清楚和深入,认为ESG实践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或形式主义,而不是一种战略选择或价值创造。

其次,中小企业缺乏开展ESG管理的能力和资源。许多民营企业尤其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都相对有限,难以承担ESG管理所需的成本和投入,难以获取ESG投资所需的数据和信息,也难以应对ESG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第三,全社会缺乏对中小企业参与ESG实践的激励和支持。许多民营企业尤其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还没有感受到来自利益相关方的足够的压力或正向激励,没有明确的外部要求或内部动机来进行ESG管理,也没有充分的外部奖励或内部收益来享受ESG实践的长期回报。


时代周报:长期来看,ESG会成为各界共识。不过,除了信息披露、标准体系的统一,目前ESG人才也极为缺乏。对于相关人才培养,我们可以做哪些筹划?


施涵:一是加强ESG教育和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各界普及和宣传ESG实践的知识和意义,提高公众对ESG的关注和参与度;二是加强ESG研究和创新,推动ESG的理念、方法、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三是加强ESG交流和合作,分享和借鉴各方面的ESG实践的经验和案例,并建立一个良好的推广实施ESG的合作网络和生态系统。


时代周报:有人说,一定程度上,ESG是对“富人”更有利的游戏。你如何评价这种说法?


施涵:从发达国家推进ESG的实践经验来看,金融机构比较系统地开展ESG方面的活动要比非金融机构提前10年,ESG的提出是先有ESG投资,也就是金融先行把ESG准则纳入其投资决策过程,然后才有非金融企业更广泛的参与和实施。只有金融机构自身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ESG管理体系后,才能够对非金融机构产生一个显著的牵引力,或者说是压迫力。



微信截图_2023111410270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