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居环境建设 共话城市可持续发展——四位代表委员畅谈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聚焦人居环境建设 共话城市可持续发展——四位代表委员畅谈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可持续发展作为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其相关话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下,我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相关工作在城乡建设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创新与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和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共同策划,经济参考报联合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推出“聚焦人居环境建设,共话城市可持续发展”两会代表委员专访,与广大读者分享地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举措和经验。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太原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韦韬
山西省太原市2018年2月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来,认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紧扣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主题,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121.6亿元,历史性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速9.2%,形成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太原模式”。
太原市首批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太原市的重大使命。太原市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太原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年—2030年)》《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年—2020年)》等,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路径选择、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太原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政策、投入、平台、人才、机制”等关键要素,加速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普惠性后补助项目立项机制,引导企业先投入出成果,政府后补助支持,7400多家企业享受12亿元科技专项资金补助,引导企业研发投入12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900亿元。建立前引导项目立项评估机制,14个绿色低碳技术中试熟化项目加速熟化,11个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建立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揭榜挂帅”机制,太钢手撕钢、笔尖钢等核心技术改造实现重大突破。
太原作为曾经的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长期承载着高强度的经济社会活动,生态脆弱和承载力不足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太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精心描绘绿水青山底色。
曾经的太原西山地区由于产业偏重、超强度开发等原因,形成约112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约10平方公里的山体破坏面,满目疮痍,污染严重。太原市委、市政府创新治理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理念,实施适度开发和绿化的“二八政策”(企业完成80%的生态修复面积,可获得不高于20%的开发用地面积),吸引17家国有民营企业参与西山生态修复,累计完成投资150亿元,建成17个各具特色的城郊森林公园,治理破坏面约6平方公里,造林绿化约5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5.6%,建成投用全长230公里的东西山旅游公路暨公路自行车赛道,成为市民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的好去处。太原生态修复的“西山模式”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平台向国际分享,并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太原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坚持以深厚文化底蕴涵养城市气质,筑造精神家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依托541处文物保护单位,结合自然景观禀赋,打造西山、汾河、古城、府城四大旅游板块,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努力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晋祠博物馆、晋祠国风文化节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太原模式,佛首回归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消除贫困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共同富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太原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面向未来,太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主题,在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高地建设、生态环境优化、民生福祉改善、文化产业繁荣等方面下功夫,走出具有太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国、全球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
着力破解发展瓶颈 建设边疆多民族美丽家园
——全国人大代表、临沧市委书记 张之政
201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云南省临沧市以“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临沧市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举全市之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云县医共体建设”被科技部列为全国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全市特色资源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呈现出社会和谐、边疆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临沧置身于全国、全省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临沧担当。
积极推动落实云南努力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全力打通中缅印度洋新通道,2021年成功完成三批次试通运行任务,实现第三国货物通过“海公铁”联运专列方式经印度洋至缅甸运抵中国,打通了云南—缅甸—环印度洋地区“海公铁”联运新通道。
着力破解交通制约瓶颈,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大临铁路提前半年建成通车,高速公路从零到建设658公里,建成368公里。临沧成为云南省第四个同时拥有飞机、动车、高速公路、水运的州(市),长期制约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根本突破。
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在蔗糖、茶叶、核桃、中药材等重点产业领域共突破关键技术61项,转化科技成果39项。国家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落地临沧,建成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9个、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16个。
——创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绿色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着力推动“糖、茶、果、菜、牛”等优势高原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大链主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200万亩。
积极构建蔗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集成开展甘蔗良种良法、山地机械化收割等新技术应用,加强蔗糖多品类研究开发和精深加工以及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应用,开发糖、酒、纸、饲、肥、新材料6大类34个蔗糖产业相关产品,建成全国一流的全闭环蔗糖全产业链。耿马县入选“国家级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名单,成为全国2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之一。
积极构建茶叶生态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古茶树资源保护为抓手带动全市茶产业发展,出台《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全面推进古茶树认定挂牌保护,认定重点古茶园321个共12.27万亩、重点古茶树1.14万株,有机茶园认证28.8万亩,欧盟雨林认证茶园5.79万亩。双江县以履约《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为契机,探索总结出古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模式。
积极构建林下中药材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滇龙胆种植基地和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积极构建绿色能源发展新模式,建成光伏电站5座,装机规模13.7万千瓦;新开工建设光伏、风电项目14个,装机规模138.4万千瓦。
——创新乡村振兴发展机制,民族团结进步取得新成绩。全面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通过省级初验,双江、沧源、耿马3个自治县和临翔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建设非城关乡镇驻地示范村、公路沿线示范村、产业发展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示范村共500个示范村,发挥示范村政策示范和机制示范的引领作用,在全市所有自然村(组)深入开展垃圾、污水、厕所、绿化、不良风气“五个整治”,逐步建立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治理体系,一批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美丽村庄开始涌现。
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全面开展现代农民、现代工业企业家、现代商业企业家、可持续发展项目、强边固防钢铁长城“五大培训工程”,在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完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规划和“一村一方案”编制工作,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44个,计划建设项目1043个,总投资14.88亿元。把道路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573公里沿边公路串联成线,591公里村组公路全部硬化,把沿边公路建设成为边防巡逻路、国防路、致富路、自驾旅游线路。把村庄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建成产业基地35万亩、沿边旅游路线3条、沿边旅游景点33个和边境特色旅游村寨15个。把组织建设作为重要保障,采取驻地单位联建、村企联建,成立3个县级和10个乡镇国门党工委、44个边境村(社区)联合党总支(支部),建立“村民小组党支部+综治网格员+党员+群众”的全覆盖网格化管理体系,做实“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推动人防物防技防设施深度融合,全力筑牢强边固防钢铁长城。
下一步工作中,临沧将坚持以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为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提供临沧经验和云南样板。
打造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承德样板”
——全国人大代表、承德市政协副主席 张富民
2019年5月,河北省承德市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以“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承德市委、市政府紧扣“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主题,聚焦“水源涵养功能不稳固、精准稳定脱贫难度大”两大瓶颈问题,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深入实施水源涵养能力提升、主导产业培育等重大行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着力培树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承德模式,推动示范区建设工作走实走深,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效。
近三年来,承德示范区建立健全管理、规划、政策和考核体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省市县各级全面落地生根。河北省、承德市和各县(市、区)均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和落实承德市可持续发展十年规划、五年建设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从“四大行动”衔接深化到“五大行动”,实施16项重点工程、137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57.8亿元;跟踪开展建设情况监测和评估,检验建设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作全过程把控。省政府从政策机制、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及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五个方面出台30条专门支持政策,承德市配套出台“36+18”条支持政策和人大高质量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决议,形成强大政策支撑合力。成功承办省政府主办的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常态化开展“可持续发展宣传月”等主题宣传培训活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行动之2021“发现承德之美”探访活动仅在新华社客户端就达到4000余万人次浏览量,可持续发展的“承德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引起强烈反响,全社会支持、关注和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的氛围空前浓厚。
近三年来,承德示范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逐步得到破解。承德通过重点实施流域水生态改善、产业扶贫带动等七大工程,加快推进“800里滦河水质保护”“潮河200里净水廊道”“盛世100”生态民宿等重点项目,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水源涵养功能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由2018年的58.75%提高到2021年的60.03%;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由2018年的94.7%提高到2021年的100%;市区PM2.5平均浓度由2018年的3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26微克/立方米;在全省率先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实现降碳产品交易2032万元;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奖项“土地生命奖”,滦平县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围场县、隆化县获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七个贫困县(市)、93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45.6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全市8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11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乡村振兴有序推进,五大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带效应凸显,865个产业帮扶项目带动受益人口16.79万户次,18.31万脱贫人口实现稳岗就业,累计1882个村庄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近三年来,承德示范区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全市“3+3”主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承德以创新主体壮大、创新载体建设、创新人才支撑为抓手,以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为重点,持续用力培育文旅康养体育、钒钛新材料、清洁能源等“3+3”主导产业,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艰苦奋斗路·绿色塞罕坝”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承德市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全市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861万千瓦,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携手43家龙头企业等组建风光储氢一体化发展联盟,国家能源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技术研发中心启动建设,被列为国家清洁能源生产应用产业基地;天大钒业高纯净度航空航天级钒铝合金等一批大项目相继投产,承钢亚熔盐法清洁提钒等一大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三年来,承德示范区坚持示范引领,打造“两山”实践标杆,一批可持续发展的“承德模式”在国内外推广应用。承德在生态建设、循环经济、脱贫减贫等领域大力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培树打造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11个,形成可持续发展案例集。其中,塞罕坝生态立体经营发展模式针对坝上地区林业功能单一、富民产业匮乏等问题,大力发展碳汇经营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等五大板块,年固碳86万吨、安排就业1.5万个、实现收入6亿元,打造了生态经济效益兼具的发展新路径,同步形成的“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旅游减贫模式有效带动坝上深度贫困地区16个乡镇、112个行政村、16.6万人走上旅游致富道路,入选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为国际旅游减贫事业贡献承德智慧。丰宁县“母亲水窖”案例列入《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1评估报告:中国城市人居蓝皮书(2021)》,向国内外分享了承德提升地方饮水安全带动社会稳定长效脱贫的有效做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扬世界级旅游城市之帆
——全国政协委员、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区捷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应有之义。2018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广西桂林以“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近年来,桂林统筹推进“自然景观资源保育、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文化康养产业创新发展、创新驱动能力支撑”五大行动,在漓江保护、文旅融合、产业绿色转型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开拓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呵护漓江为本,保育核心景观资源。桂林市委、市政府多管齐下,先后落实了一系列保护漓江的有力举措,漓江保护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桂林落实最严制度最严法治,持续深入推进漓江“三统”改革、“四治”工程,喀斯特生态修复(三期)、洲岛生态修复截污等工程全面完成,市区段10条支流“四乱一脏”整治成效明显,漓江游船实现30年来最大规模提档升级;全面实施高压严管保护制度,积极构建“行政执法、司法联动、纪检监察、法规管控”法治保护体系;签署《建立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机制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桂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漓江干流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100%,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87%,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漓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了良好生态环境。
——文化康养开源,创新发展生态旅游。2021年,桂林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成立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一办十组”专班专抓工作机制,聘请首批8位国内知名专家,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编制顺利推进,100项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全面实施。
文旅产业升级发展,投资160亿元的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盛大开城,成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文旅新地标;“血战湘江·突破包围”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一廊一园”(一期)竣工,湘江战役纪念设施“三园三馆”接待参观者770多万人次;阳朔益田西街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东西巷历史文化街被认定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新增国家4A级景区4家。
——三大振兴护航,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推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科教振兴”是桂林大踏步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2021年以来,桂林实施工业振兴六大行动,创新开展党政主要领导服务工业企业接待日活动,选派特派员一对一帮扶,工业发展提速增效,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14.2%和8%。工业投资稳定增长,领益智造(一期)等3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电科云大数据中心等68个项目开工建设,成功签约格力电器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大飞机起落架特种轮胎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增广西工业龙头企业21家、广西战略性新兴企业57家、广西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个;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自治区级24家,成为广西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区。
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过程中,桂林加快打造大乡村大景区,着力推动政策机制衔接、城乡规划衔接、基础设施衔接、产业发展衔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城镇+美丽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展现新魅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1%,增速创近20年新高;获认定广西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3个;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村庄环境整治401个、村屯全域基本整治8975个,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2个,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美景正在桂林山水间徐徐展开。
桂林坚持创新为要,注重发挥科教优势和旅游名城开放优势,通过创新驱动激活后发优势。2021年,桂林出台综合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落实和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百名博士进百企”、境外高端人才“一卡通”等举措,全市创新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创新主体更多涌现,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创新成果更多产出和转化。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59%,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6.5%;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3家、自治区级32家;获广西科学技术奖40项,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54项,新增直接经济效益17亿元;新获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43家,入围广西百强高新技术企业18家,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终审:朱国圣
责编:高云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