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新能源再添成员|“双碳”目标下煤化工行业发展该何去何从|石油化工行业VOCs综合整治 |“大化工”提升盈利,“新材料”未来可期

2021-08-25 09:54:30 mana 270

“双碳”之下,煤化工行业前路何方?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煤炭是最早得到有效利用的化石能源。 从第一次燃煤热到蒸汽机的发明,人们成功地进入了工业时代。 如今,石油、天然气,甚至更清洁的风能、太阳能和核能正在推动世界快速运转。

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正在警示人类社会,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发生着快速而广泛的变化。一些地理和气候灾害是不可逆转的,如果今后不降低碳排放强度,全球气温将继续上升,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结构的基本特征,以煤炭为基础的资源禀赋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国内煤炭主要用作燃料,也因高排放而饱受诟病。目前,煤炭仍是中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来源。排名第二的油气资源高度依赖海外,动荡的市场威胁着中国的能源安全。


图片关键词


随着全社会向可再生、可持续的低碳社会迈进煤化工的蓬勃发展将更大程度发挥煤炭作为资源压舱石的作用,煤炭工业也将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驾护航。 







让“双碳”目标带领能源结构转型







2020年9月,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宣布将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也被称为中国的“双碳”目标。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石化、能源、消费、制造业等行业掀起了减碳高峰。可以预见,能源结构作为整个产业的重要基础,将率先实现低碳发展,为全社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保障。


回顾近年来国内能源消费的相关数据,尽管总量在稳步提升,可能源结构早已发生了变化。


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72.2%下降到56.8%。此外,过去五年,石油占中国能源消费的18%-19%,而天然气消费从2010年的4.0%上升到目前的8.2%。在化石能源占比下降的同时,水电、核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整体占比也上升至16.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0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2亿千瓦;其中,煤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占比49.1%,首次低于50%。


图片关键词


可以预见,在中国从高碳社会向低碳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能源需求总量将不断增加。届时,将需要多种能源互补融合,发挥优势,但煤电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用作发电原料的动力煤外,大量的焦炭和炼焦煤还用于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在“双碳”目标下,为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冶金行业也在推进技术创新。方向之一是减少煤炭的使用,甚至使用氢等清洁资源作为原料。


但值得注意的是,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资源,还具备化工原料资源的属性。以煤为原料,通过气化、液化、干馏等复杂工艺操作,转化为甲醇、乙二醇、煤制油、烯烃等多种产品,成为石油化工的重要补充链。


在推广清洁能源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煤炭资源将从作为燃煤电厂的原料向煤化工转移。煤化工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双碳”背景下,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智能化、绿色、高效发展,也是行业面临的问题。







等待蜕变的煤化工产业







中国是全球煤炭储量、产量和消费的大国。在压减煤炭能源使用的过程中,煤炭在化工产业的推广发展,将同时完成能源结构减碳和化工领域补齐缺口的双重作用。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2020年中国煤炭储量达到了1431.97亿吨,占全球总量的13.3%,位居世界第四位;当年中国煤炭产量8091万吨,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50.7%。同时,中国的煤炭消费总量也达到了8227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4.3%。


相比往年国内超过七成的煤炭都被用来发电,如今越来越多的煤炭应用于煤化工行业,不仅能生产出更多必须的化工产品,还能通过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作为能源,并入能源供给体系,与其它能源一起构筑新型电力供给体系,实现物质的高效率利用以及污染物的最低排放。


图片关键词


1925年,中国第一座煤焦化厂在石家庄建成,我国也进入了煤化工时代。如今,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装备自主化率已达到85%以上。其中煤直接液化、煤粉低温热解、焦油轻化等技术均为国际首创。烯烃、煤制芳烃、低温费托合成、煤制乙二醇、煤油共精炼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煤化工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几年前,由于国际油价暴涨,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项目开始盈利。但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陷入低潮,不少标杆煤化工项目陷入亏损;近年来,国家加强环保和安全检查,在整体影响下,国内煤化工行业整体发展也较为缓慢。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指出,目前我国煤化工在技术、装备、环保、安全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煤化工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十四五”期间,煤化工仍处于技术示范阶段,多联产是支撑方向。


从政策上看,“十四五”期间,在国家实施“双碳”战略的背景下,煤化工行业将面临更大的碳减排阻力,需要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绿色低碳。由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考虑,煤炭在化工行业中的作用短期内无法完全取代。因此,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是煤化工发展的重点。


《煤炭工业“十四五”发展现代煤化工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是高——现代煤化工高质量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国际油气价格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持续增加,生态环保约束也加强。可再生能源替代能力明显增强,现代煤化工必须走清洁高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面对前方的诸多挑战和信息技术大变革的时代,数字技术为煤化工行业提供了又一个机遇。推动数字化转型是很多行业都在经历的过程。对于煤化工行业和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顺应产业升级的客观趋势,也是提升企业自身的质量和效率,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多年来倡导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水平深度结合,一直在推动煤化工行业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从最初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A)到如今不再陌生的生产过程执行软件(MES)和企业资源规划软件(ERP),再到今天的智能制造,中国煤化工正经历着从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转变. ,最终实现智能化转型之路。







揭露煤化工产业发展痛点







在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近期发布的《绿色智能制造行业观察——煤化工行业》(以下简称《白皮书》)中,对行业现状的现状提出了参考和借鉴。对未来行业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的思考。


《白皮书》指出,国内煤化工转型升级面临信息化、安全、环保、供应链、生产五个方面的挑战。当前煤化工行业信息化水平在稳步提升,但数据孤岛和低利用率普遍存在,且维护不足;煤化工安全管理复杂,需要从意识、制度、技术等方面制定对策,杜绝违规操作,消除安全隐患;从环保应对的角度来看,煤化工企业存在溯源困难和监管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此外,高效的供应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仍有不少企业采购计划不完善、供应链管理意识不足、缺乏经济评估、采购与需求脱节、进出场车辆管理粗放等一系列问题。


实现智能制造,不能机械化。煤化工企业需要分析思考前辈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可持续的、渐进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实施:转型是长征,但大多数企业仍缺乏整体绿色智能制造的思路,信息化思维和管理缺陷不够清晰,职能与其他部门存在一定重叠。


对此,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专家认为,未来标杆煤化工应具备以下多重特征:在决策、数据、生产经营、执行等多方面具备智能化特征,在强调能效优化和安全主题的同时,构建标准化基于系统原理的全生命周期绿色智能工厂。即继续探索降本增效长效机制,加大绿色低碳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示范和推广,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宁化工的成功转型






湖北三宁化工的数字化转型,体现了老牌化工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三宁化工始建于1969年,位于枝江县化肥厂。是化工行业领先的民族品牌。集煤化工、磷化工、精细化工和工业服务业为一体,总资产近200亿元。化工企业往往面临三个必须解决的矛盾,即生产过程复杂与安全稳定要求之间的矛盾、产品同质化与市场竞争激烈之间的矛盾、高污染、高能耗、行业自身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现在,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工艺原理的日益复杂,工厂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员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三宁化工最新的6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中,施耐德电气提供了一系列基于EcoStruxure架构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三宁化工建设数字化工厂,实现了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生产管理和项目运维的全面升级,开启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之路。


此外,施耐德电气还帮助三宁化工实现了项目的数字化交付,成为打造数字化工厂的第一步;并且通过AVEVA资产信息管理软件,公司还可以生成项目建设阶段产生的工程信息和生产过程。将公司的实时数据信息和管理信息整合使用在数字孪生中,优化生产经营管理。


在安全可靠性方面,施耐德电气为三宁化工配备了配备安全仪表的三级防御系统,采用智能中压开关柜、空气阻隔器等系统,提高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在人员培训方面,施耐德电气的OTS和AVEVA操作员培训政策系统模拟工厂现场设备和控制条件,在虚拟环境中对操作员进行离线或在线培训。据三宁化工智慧工厂推进办公室主任杨文华介绍,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25%-30%的工作整合,提高能效5%。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成熟,传统信息化建设逐步升级为全新的数字化转型,煤化工企业已经在这个“智能没有火药的革命”。“向前摸索。”相信在更多施耐德电气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煤化工企业也将在技术、装备、环保、安全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石油化工行业VOCs的综合整治







挥发性有机物危害着人类健康,想办法控制它们才是王道。基本思路就是掐头、去尾、腰斩。


图片关键词

下面以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整治为例:


一是源头控制。方法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在石化行业储罐及管道防腐涂装工程中使用不含挥发性溶剂的无溶剂环氧涂料作为代替原料。同时,通过在容器出口附加的蒸气保护阀,对储油罐进行密封等方法来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图片关键词


二是过程控制。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工艺优化和改进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强化炼油化工一体化优势:以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基础原料及中间产品成本、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为主攻方向。


图片关键词


开发以低碳烃和芳烃生产为重点的大规模、短流程的低成本化工原料生产技术。为了省钱而买低价油生产的做法应严格制止,那些老的快掉牙的生产设备就让它们都寿终正寝吧。


图片关键词


三是末端治理。通常使用两种办法,首先是回收,在炼油厂、油库等油品集散地设置油气回收装置,进行油气回收,变废为宝。


图片关键词

其次是氧化分解,主要使用的是催化氧化法,属于无火焰燃烧,优点是安全性好、燃烧温度较低、所用的辅助燃料消耗少且对可燃组分浓度和热值限值少。但如果挥发性有机物中含硫或卤素、颗粒物等物质,则需进行合适的预处理,并选用合适的催化剂。


图片关键词

总的来说,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方法是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大化工”提升盈利,“新材料”未来可期?






化工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领域。它在开发中比传统的化学材料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化工新材料目前在汽车、电子信息、医疗设备等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应用空间。主要分为高端产品、传统化工材料高端品种、二次加工生产的化工新材料三大类。


下文中为大家盘点一下5家潜力化工新材料企业


第一家:石大胜华

化工产品及原材料、纸制品加工等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在化工产品方面拥有非常成熟的产业链。其次,公司投融资能力优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国内供应商已建立战略合作,为公司产品盈利提供保障。


图片关键词


公司优势产业链整合,可为公司带来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稳定增长能力,从而提高公司面对风险的能力和盈利能力,公司前途无量。


第二家:沧州大化
化工机械、尿素等是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公司的品牌和规模优势不仅使公司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使公司的产业链完整,从而促进了良好的经济循环。


图片关键词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成功进入聚氨酯高端应用领域。目前公司部分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相信公司未来估值有望提升。

第三家:长海股份
公司在品牌、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同行业优势。其次,由于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在切碎地垫和湿铺地垫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从而形成品牌效应。


图片关键词


公司涉及化工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需求旺盛,将影响公司发展,未来可期。


第四家:红宝丽
化工产品、矿产品、建筑材料等是该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环氧丙烯的发展相对较好。因此,公司正在聚醚行业寻找出路。目前,公司的生产资源和技术资源在同行中具有相对优势。为此,公司加大了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促进了产品结构的升级。 并且也实施品牌战略,建立起了市场竞争优势


图片关键词


目前,公司硬泡组合聚醚的销量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公司将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化工新材料需求旺盛,公司将遇到一定的机遇,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


第五家:齐翔腾达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公司未来将面临更多竞争。由于对甲基乙基酮的需求旺盛,更多的企业会投资于这个行业。未来,甲乙酮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图片关键词


公司始终把技术放在首位,因此公司一直在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这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在未来实现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最大化。


观点

由于政府的利好政策,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它已成为中国市场中一个比较大的成长型产业板块。在碳化达峰、碳中和战略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改善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需求旺盛,化工新材料将迎来新的发展浪潮。


图片关键词


以上均为作者一家之见,仅供参考,不做投资建议。





     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生物质发电由于主要是利用大气、水、土地等有机物质作为发电源,因此污染程度小,自然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今年国家也为推进生物质发电做出了举措,拨款达到25亿元,可谓是相当大手笔。

     那么就让我们跟着下面的新闻,一起来思考新能源发展的前景,以及此项政策对我们企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吧!

图片关键词



三部委印发《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按照“以收定补、央地分担、分类管理、平稳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生物质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合理安排 2021 年中央新增生物质发电补贴资金,明确补贴资金央地分担规则,推动新开工项目有序竞争配置,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持续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竞争力,实现生物质发电行业有序健康、高质量发展。


二、补贴项目条件
申报 2021 年中央补贴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分为非竞争配置项目和竞争配置项目。2020 年 1 月 20 日(含)以后当年全部机组建成并网但未纳入 2020 年补贴范围的项目及 2020 年底前开工且 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建成并网的项目,为非竞争配置项目;2021年1月1日(含)以后当年新开工项目为竞争配置项目。所有申报补贴项目均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纳入生物质发电国家、省级专项规划(沼气发电项目除外)。
(二)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等要求,配套建设高效治污设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在城市已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三)申报情况属实,并提交信用承诺书(见附件1),没有且承诺不出现弄虚作假、违规掺烧等情况。


三、纳入 2021 年中央补贴项目规则
(一)中央补贴资金安排
2021 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资金总额为 25 亿元,其中:用于安排非竞争配置项目的中央补贴资金 20 亿元;用于安排竞争配置项目的中央补贴资金 5 亿元(其中:安排农林生物质发电及沼气发电竞争配置项目补贴资金 3 亿元,安排垃圾焚烧发电竞争配置项目补贴资金 2 亿元)。


(二)央地分担规则
2020 年 9 月 11 日前(《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发改能源〔2020〕1421 号)印发时间)全部机组并网项目的补贴资金全部由中央承担。2020 年 9 月 11 日(含)以后全部机组并网项目的补贴资金实行央地分担,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合理确定不同类型项目中央支持比例,地方通过多种渠道统筹解决分担资金。地方组织申报前应承诺落实生物质发电项目地方分担资金。未作出承诺省份的项目不能纳入中央补贴范围。


西部和东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项目中央支持比例为 80%;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央支持比例为 60%。


中部地区(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项目中央支持比例为60%;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央支持比例为 40%。
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项目中央支持比例为 40%;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央支持比例为 20%。


(三)纳入规则
申报 2021 年中央补贴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按以下规则分类依序纳入:
1.非竞争配置项目按全部机组建成并网时间先后依序纳入,并网时间相同的,按热电联产项目优先、装机容量小者优先纳入,直至纳入项目所需中央补贴总额达到相应补贴资金额度为止。


2.竞争配置项目分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两类分别开展竞争配置,根据竞争配置结果依序纳入。

图片关键词


(1)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申报电价须低于现行标杆上网电价;沼气发电项目申报电价须低于各省现行上网电价,以 1 厘/千瓦时为最小报价单位。


(2)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分类按补贴退坡幅度由高到低排序纳入,退坡幅度相同的,按热电联产项目优先、装机容量小者优先纳入,直至纳入项目所需中央补贴总额达到相应补贴资金额度为止。如纳入 2021 年中央补贴范围的竞争配置项目所需中央补贴资金不足 5 亿元,结余部分结转支持当年非竞争配置项目。


(四)补贴额度测算规则
按补贴额度测算规则测算生物质发电项目度电补贴强度、项目所需补贴额度。补贴额度测算仅用于测算补贴总额,不作为实际补贴资金发放依据。









三部委引发文件,将推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将推动生物质发电有序建设。2021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资金总额为25亿元,大幅高于去年的15亿元。


鼓励地方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建设不需要中央补贴的生物质发电项目。鼓励各地建立完整的农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收、储、运、处理”体系,通过前端支持,疏导建设和运营成本,充分发挥生物质发电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效益。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逐步推动形成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化运营模式。鼓励创新金融工具,在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在金融领域方面为生物质发电项目提供支持。鼓励加快生物质能源多元化应用,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


相关公司方面,据主题库油气改革板块显示:
长青集团:主营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国内领先,发电效率行业第一。
迪森股份:主要利用生物质燃料等新型清洁能源,为客户提供热能运营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政策









《方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发〔2021〕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等重要文件精神,明确了“以收定补、央地分担、分类管理、平稳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2021年补贴资金申报”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两大主要任务,重点突出“分类管理”,推动生物质发电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首先是在补贴项目上分类管理,分非竞争配置和竞争配置两类分别切块安排补贴资金。既保障存量已建在建项目有序纳入补贴范围,也保障一定规模的补贴资金用于竞争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推动生物质发电从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然后是在央地分担上分类管理,按照各省(区、市)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物质资源禀赋,科学合理确定不同的央地分担比例;接着是在竞争配置中分类管理,分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两类分别切块安排补贴资金,分类开展竞争配置,更好实现公平竞争。


关于补贴资金安排
2021年安排新增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资金总额为25亿元。其中:安排非竞争配置项目补贴资金20亿元,尽可能多地纳入2020年1月20日(含)以后全部机组并网但尚未纳入补贴范围的项目;安排竞争配置项目补贴资金5亿元,组织2021年1月1日(含)以后当年新开工项目开展竞争配置。


同时,考虑到不同类型发电项目建设运行成本差异较大,为保障不同类型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公平纳入竞争配置补贴范围,将安排竞争配置的5亿元补贴资金继续切分,安排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项目补贴资金3亿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亿元,实现分类竞争配置。


关于项目申报的条件和程序
申报2021年中央补贴的生物质发电项目需符合的条件与去年一致。按照“分类管理”的思路,明确了2021年生物质发电非竞争配置项目和竞争配置项目补贴申报工作程序。


非竞争配置项目申报程序分为四个步骤:一是由地方组织申报,电网企业初审;二是地方进行审核、公示;三是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统一复核;四是电网企业公布补贴项目清单。


7月底前全部机组并网、符合非竞争配置申报条件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由各省(区、市)组织在规定时限内登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一揽子申报,以后的按月申报。当纳入补贴范围的非竞争配置项目补贴总额达到相应补贴资金额度后,不再组织当年申报,信息管理系统补贴申报窗口关闭。


竞争配置项目工作程序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由地方组织申报、审核;二是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统一复核并排序;三是公布补贴名单。


参与2021年竞争配置的项目由各省(区、市)组织在规定时限内登陆信息管理系统一次性申报,申报工作结束后,信息管理系统补贴申报窗口关闭。

图片关键词

关于央地分担规则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作用,更好支持和促进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方案》明确了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央地分担规则。2020年9月11日(1421号文印发时间)前并网的项目补贴资金仍全部由中央承担,2020年9月11日(含)以后并网项目的补贴资金实行央地分担。
考虑各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物质资源禀赋,《方案》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合理确定不同的中央支持比例,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央支持比例高于东、中部地区;考虑燃料收购成本等项目运行特点,同一地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及沼气发电项目中央支持比例高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方案》同时明确后续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中央分担部分将逐年调整并有序退出。


关于竞争配置规则
为建立健全生物质发电项目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生物质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装备制造成本下降,加快补贴退坡步伐,按照1421号文明确的“自2021年1月1日起,规划内已核准未开工、新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并确定上网电价”的原则,《方案》明确了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竞争配置规则。
竞争配置项目分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两类,分别按补贴退坡幅度由高到低依序纳入,退坡幅度相同的,按热电联产项目优先、装机容量小者优先纳入,直至纳入项目所需中央补贴总额达到相应补贴资金额度为止。若纳入2021年中央补贴范围的竞争配置项目所需中央补贴资金不足5亿元,结余部分结转支持当年非竞争配置项目。
《方案》同时明确,后续将逐年增加用于竞争配置的中央补贴规模,同时鼓励非竞争配置项目积极参与竞争配置。

关于项目建设期限
为推动纳入补贴范围项目能够按期落实实施,更好发挥生物质发电项目在环境治理和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给等方面的作用,《方案》明确了纳入2021年中央补贴项目建设时限的要求。非竞争配置项目均须在2021年底前实现全部机组建成并网,逾期未并网的项目取消非竞争配置补贴资格,后续可通过参加竞争配置的方式纳入中央补贴范围。纳入2021年中央补贴范围的竞争配置项目,应在2023年底前实现全部机组建成并网,实际并网时间每逾期一个季度,并网电价补贴降低0.03元/千瓦时。
此外,为促进生物质发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方案》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投资建设监测机制,一是各省(区、市)需组织生物质发电企业按监测要求,及时报送项目核准、建设、开工等信息;二是加强对需补贴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投资建设情况的监测,按月发布项目投产并网信息;三是加强对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测,新增项目补贴额度累计达到今年中央补贴资金总额后,地方不再新核准需中央补贴的项目,以引导企业科学、有序建设,理性投资。









生物质发电新政究竟“新”在哪里?










今年新增项目补贴分配方案
排序规则。按项目全部机组并网时间(注意,排序并网时间以项目最后一台机组并网时间为准)由先到后进行排序,先投先得,直至今年15亿补贴额度全部分配完毕。未纳入今年中央补贴规模的已并网项目,结转至次年继续按投运时间排序。项目补贴额度测算。对于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将根据上一年度项目所属行业平均上网小时数和项目所在省份中央财政度电补贴强度等条件,测算项目所需补贴额度。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则根据项目年入厂垃圾处理量、吨垃圾补贴电量(280千瓦时)和所在省份中央财政度电补贴强度等条件,测算项目所需补贴额度。该额度仅用于项目所需补贴测算,不作为实际补贴资金发放依据。据协会测算,今年上半年投运的15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农林生物质发电57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86万千瓦、沼气发电8万千瓦)在符合申报条件前提下,将可能率先获得电价补贴。
 
政策调整将带来的变化
商业模式的改变。随着生物质发电竞价上网及电价补贴分担比例逐年向地方倾斜,原有以发电为主要盈利点的产业发展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推行有机固废处置有偿服务,提升生物质能非电利用盈利水平将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项目多元化盈利模式将支撑生物质发电行业健康、稳步和高质量发展。
 
行业高质量发展。由于当前正处于新老政策过渡期,行业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地方政府对生物质发电行业观望氛围浓厚。预计今后两年,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从长远看,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倒逼行业创新发展。通过市场竞争,能够配置优质项目资源,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行业竞争力。
 
部分地方将会加大生物质能支持力度。“十四五”期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和实施方案中各项举措逐步落地,对于处置城乡有机废弃物压力较大省份,将会率先出台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特别是随着垃圾分类实施区域的逐步扩大,垃圾分类政策不断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这将为地方政府承接有机固废处置主体责任奠定一定的财力基础。

图片关键词


行业如何应对产业政策调整
投资决策需理性。对已经核准(备案)还没有开工或处于投资论证阶段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议投资主体结合实施方案精神要求,依据项目应用场景和现有各类投资边界条件,对项目经济性进行充分论证,在政策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理性投资。
 
积极拓展非电利用。为对冲因电价政策调整而带来的项目收入下滑风险,生物质发电企业需转变发展思路,根据项目所在地能源消纳市场情况,进行技术和模式创新,因地制宜拓展生物质能非电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
 
创新有机固废处置新业态。创新是任何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具备条件地区,鼓励对各类有机固废(农林废弃物、厨余垃圾、餐厨垃圾、畜禽粪污、干垃圾、可回收垃圾等)进行协同处置,降低有机固废处置成本,提升项目盈利水平。
 
苦练内功,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生物质能属于薄利行业,盈利水平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企业需要开源节流。一是在精细化、过程化管理上要下大功夫,俗话讲,节省出来的就是利润。二是企业通过创新,才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唯有持续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才是对抗外部营商环境变化的最好法宝。









昌江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快建设 预计今年底并网发电









昌江生物质发电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底并网发电。这是海南日报记者近日从昌江黎族自治县政府有关部门获悉的。
 
8月12日,在位于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昌江生物质发电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抓紧施工,多台挖掘机同时施工作业。“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是一台130吨高温超高压一次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配35兆瓦高温超高压一次再热高速汽轮发电机组。二期扩建主要是根据园区的发展和周边企业的用气需求,为周边的用气企业提供合格的蒸汽。”海南鲁电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敏介绍,当前,该项目的锅炉钢架吊装已完成,同时水冷壁开始拼装,这标志着锅炉受热面进入安装期,预计今年底并网发电。
 
据悉,该项目为我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利用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秸秆、稻壳、树皮、树枝、木屑等农林业废弃物进行发电,还采用国家超净排放环保标准。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发电量约2.5亿度,年产值1.35亿元,每年处理农林废弃物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万吨。(记者张文君 特约记者黄兆雪 通讯员钟潇虹)
 
【来源:海南日报】










广东:生物质发电行业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落地清远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讯:8月20日,农业银行清远分行向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发放“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305万元,标志着广东生物质发电行业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正式落地。
 
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是南方电网集团在清远市阳山县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该项目的一号与二号机组已陆续在2019年10月和2020年8月投产,目前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为有效促进该绿色新能源项目顺利发展,农业银行清远分行自2018年起以固定资产贷款和配套流动资金贷款等方式积极支持该项目,较好地满足了该项目开工建设、设备购买、原材料采购等环节的资金需求。
 
由于对该企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补贴缺口长达23个月,金额累计已有8300万元,加之生物质发电企业需长期采购生物质燃料,后续流动资金投入较大,已经对企业持续经营与盈利产生了较大压力。按照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工作部署,人民银行清远中支积极指导农业银行清远分行依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以阳山南电公司已确权应收未收的财政补贴资金作为质押,通过央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办理质押登记手续,向该公司发放期限为3年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305万元,以实际行动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
 
此笔补贴确权贷款的特点是:一是通过探索财政补贴应收账款与电力收费权分开确权质押的新模式,解决了因为企业前期已经把财政补贴并入电力收费权作为固定资产整体质押,从而可能存在的重复质押问题。二是通过补贴确权贷款分批发放、额外扩融,解决了电力收费权与应收账款的贷款质押比例不同产生贷款额度增加的问题,以及国有企业下属单位因决策链条过长,重新办理贷款额度审批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的问题。三是通过补贴确权信贷产品的灵活设计,切实解决了企业在生物质燃料采购方面的流动运营资金迫切需求,极大缓解了企业因财政补贴缺口大、时间长而产生贷款还本付息的经营压力。
 
广东省生物质发电行业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的正式落地,充分贯彻落实了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让银行机构在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之外,找到一条加大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下一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推动金融机构在辖内大力复制推广可再生能源行业“补贴确权”换“贷款”新模式,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围绕绿色信贷担保方式、绿色电力证书、碳市场金融等方面创新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绿色领域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助力广东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图片关键词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生物质发电的前景将无可限量。且当下的我们也正处在该类环保能源蓬勃发展的时刻,正生活在变革的时代。
      生物质发电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比重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生物质能发电的地位不断上升,意味着生物质能发电正逐渐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新生力量。